气管插管的禁忌症1、禁忌证: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可引起严重出血,除非患者急救,否则以上情况下禁忌气管内插管。2、相对禁忌证:①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证,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②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者,插管创伤易导致喉头、声门或气管黏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③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为相对禁忌证。如果需要气管插管,动作需熟练、轻巧,避免意外创伤。④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出血史者,禁忌经鼻气管内插管。⑤操作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应列为相对禁忌证。气囊压力监控仪可以及时发现气囊破裂、气囊漏气。重庆VAP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大概费用

我们都知道气囊的作用是妥善固定,预防脱管;封闭气道,防止漏气;防止误吸,减少肺部发生率。而且气囊压力要维持在25-30cmH2O,那如果气囊压力过低或者过高会有什么危害呢?●若气囊压力过低,则易导致微误吸,而套囊上滞留物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的重要来源。而且还会导致气道漏气,降低机械通气质量,影响临床诊治效果。●若气囊充气量过大,气囊过高会影响气道黏膜供血,研究结果显示,气囊压超过25cmH2O(1cmH2O=0.098kPa)时,黏膜血管血流开始减少;当气囊压超过50cmH2O时,血流完全被阻断。气囊黏膜压迫超过一定时间,将导致气管黏膜缺血性损伤甚至坏死,严重时可发生气管食管瘘。浙江医用连续监测与控制仪自动充气泵气囊压力监控仪,是国内气囊压持续监控产品。实时监控,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潜在风险。

有人说我每次再测时气囊压力在理想值,但还是漏气,这是为什么?●因为气囊充气能否完全密闭气道,阻止气囊上滞留物流动,除了与气囊充气量和压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气囊在气管内的位置、气囊充气后的直径与患者气道的直径是否匹配、气囊的材质和形状、机械通气时的参数和模式等。如果气管插管位置过浅,气囊刚好卡住声门处,声门的V字形状与气囊的圆柱状难于完全匹配,气囊无法封闭气道,此时需要将导管进一步送入。●当气管导管型号较大,气囊充气后的横截面积比患者气道横截面积大时,容易形成皱褶缝隙,造成漏气和误吸。而当导管型号较小时,气囊难于完全封闭气道,造成泄漏。●当气囊压足够且位置合适,仍存在漏气或误吸时,应考虑更换其他型号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共识:推荐意见:应为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气道,建立后需仔细判断气囊所在位置.当气囊压足够仍存在漏气时,应考虑改变人工气道位置或更换其他型号的人工气道(推荐级别:E级)
气囊充气测压的方法间断压力测量固定充气法:临床常在高容量低压导管时选用。气囊充气一般5~10ml。操作简便快捷,适应于紧急抢救。因病人个体和导管型号不同而充气量不一。不能精确控制气囊压力的大小。指触法(TJM):手捏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因不同的个体感觉存在很大差异。适用于有丰富临床经验者。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紧急判断。无明确参照标准,有欠准确。目前临床上大部分病房还是用手触摸气囊,来感受压力大小。用手触摸,估计气囊压力,通常会导致压力过大。推荐意见: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推荐级别:C级)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重症医学和麻醉学会在其指南建议使用自动充气泵来控制气囊压力。

气囊的作用:机械通气时保证患者潮气量,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协助气管导管的固定。气囊压力常规监测:每天监测气囊压力3次,维持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30mmH2O之间,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黏膜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黏膜缺血性损伤及气管食管瘘,减少VAP的发生和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高容低压气囊是否需要间断放气?目前认为高容低气压气囊不需要间断放气,主要依据在于:1.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5min就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2.常规定期气囊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师或护士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反而出现充气过多或压力过高的情况。3.危重患者放气,易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导致患者不耐受。气囊上滞留物气囊上的滞留物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培养基,且多为耐药菌。气囊放气后,含有革兰阴性杆菌的滞留物容易流入下呼吸道导致呛咳、窒息。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指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保障ICU患者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气管插管连续监测与控制仪自动充气泵
设备连续工作时间:网电源供电时连续工作时间大于8h,内置电池单独供电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h。重庆VAP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大概费用
气囊充气测压的方法间断压力测量(实测法)实测法,较常见于临床的是使用手持式气囊压力表(CPM)测量。完全抽出气体,将导管充气接口连接套气囊压力表充气阀。在测压表检测下慢慢挤压球囊逐渐充气,每次以0.15ml左右的增减。直至囊内压达15~25cmH2O(11.4~19mmHg)。同时听取呼吸机送气声音,直到漏气音刚好消失。观察压力表,此值为基准值,每次测量的衡量标准。使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气囊压力表测量数据准确。不足之处:无法持续、需人工测量、撤下必减压、并需定期校准。因分离测压管时会有2~3cmH2O的气体泄漏,因此需在理想压力值上+2cmH2O,以补偿漏气。重庆VAP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大概费用
文章来源地址: http://yyby.yiqiyibiao.chanpin818.com/ylsb/yhfzsb/deta_22760108.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